世界卫生组织WHO
      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在疾病康复的各种因素中:药物占8%,饮食运动心理调节占32%人体自愈力占60%。什么是自愈力?自愈力就是生物依靠自身的内在生命力,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康复疾病的能力。包含三个核心属性:遗传性、非依赖性、可变性。  
知识就是力量”是被马克思誉为近代实验科学奠基人培根先生的一句名言
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
1、心理到底是个什么?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向、意志,这些就是心理现象。我讲了以后,同志们听了以后,具体的心理活动,可能还是很茫然。它的功能具体表现是什么?
2、肺的功能是一呼一吸,大脑的功能表现在知、情、意,这就是认知活动
3、你说什么叫感觉?吹了电风扇之后有些风,这时感觉凉爽。对我们课堂的空间大小能感知出来,总体的感觉加在一起叫感知,就叫知觉了。
4、室外的树枝叶茂盛都能感知在我的脑子里。我把感觉和感知的东西加在一起,我对其它都不注意,有些同志听课时老注意这个电风扇,这个注意力特别集中,他怕电风扇掉下来(笑声)。这样,注意力特别集中了,这是注意上有障碍了,这是为什么?你看我坐在这里就不怕它掉下来,我就没注意到这种情况。但是,有些同志坐在这里老是感觉不安全,就是注意这个电风扇转,这就是他的注意力过强,他对某一部分注意力过强。有些同志注意力过强,特别敏感,他注意别人,他们在看我,在注意我,自己虽然不敢正视别人,总是注意别人是不是在看、在注意我。实际上他的注意力有问题,这叫注意力过分的集中。
5、但是,还有的人注意分散,有的同志拿出书看,这是什么?想到别的地方上去了,这就是注意力分散。所以,注意力有障碍的时候,表现在一个注意力过强,你比方说敏感多疑的人,他的注意力就是过强,但是他不是普遍的注意力过强,他只注意到一点,这就过强了。我讲了有恐怖怕一件东西,他就特别注意这个东西。什么叫注意力?我们把感觉、知觉的东西集中在某一个地方。
6、什么叫记忆呢?我们把感觉、知觉的东西储存在大脑(医生拿起大脑模型),印象深的就会通过大脑的下丘脑上去了,印象不深的,它就储存在大脑的下部的边缘系统。通过理解、分析、转化、反思(回忆),通过我们联系想到了,再回忆一下,这就是记忆。
7、有的记忆不好,我就怕一个东西,使得注意力分散了,注意力就有干扰。老年人是器质性的,刚吃完饭,问他吃没吃,他说没吃,这是退行性疾病。心境不好时,记忆力就不好,神经处于过于疲劳
8、记在大脑就是比较深刻的,记在大脑皮层以下就是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时间长就忘了,但有时会再现。接触的信息经过我们大脑的理解、联想、分析、综合、抽象推理等等加工处理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是人类所独有的高级思维过程。再高级的猩猩都是原始的本能,而不是思维。
9、人们听话后有了结论就会产生态度,这叫情感反应。例如:喜、怒、忧、思、悲、惊、恐。听我讲话有人笑,有人哭了,这都是情感反应,是通过你的思维活动产生的情感反应。
10、疏导疗法要求自我认识,我的病是在感觉?知觉?还是注意力过于集中到一点?还是注意力分散?我的记忆力在哪里?我的心理障碍在哪个地方?你们自己找一找,是在思维上?还是在加工处理过程那个中间环节?再看看情感反应,我的推理是正确的,那就没有障碍。反之就是有障碍了。如果我的推理的结论是错误的,是否与现实相符?我的情感反应是否有问题?
11、有的人听不下去,听课时还在想,我是不是叫车压死了?!听的东西总在分散,我的障碍在什么地方?要自我认识,有没有干扰?我们要求自我认识,我到底是不是叫车压死了?我为什么总是痛苦?我的问题到底在哪个关口?对照对照,从我们的思维上去认识,在那个关口上
12、我怕看人,我为什么怕人?查查我们的情感反应,我的喜怒哀乐是否有问题。
13、什么叫意向?一个信息接收以后有个结论,就会产生情感,而后又会有意向。教学工具大脑模型有的地方是红色的,想问问医生师,这就是意向。下课后我去找医生,这就是行动,这就是意志行动。但是,有的同学不敢看,这就是逃避行动。我们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己的障碍找到在什么关口上,去认识,去处理这个矛盾。有意向而不去付诸行动,那就等于零。情感是从哪来的?它是来自于思维过程。
14、什么叫心理?就是知、情、意。我们的关键问题在哪里?要联系到我们的生活和行动,找到问题所在。
15、心理学家对神经细胞的研究,发现细胞有两个过程,一个是兴奋过程,另一个是抑制过程什么叫兴奋?兴奋就是工作。什么叫抑制?抑制就是休息。大脑中150亿个神经细胞里都有这两个过程,保持了对立统一。兴奋可以转为抑制,抑制可以转为兴奋。当一个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综合推理敏捷。如果听不懂,联系自己联系不上去,越听不懂就越联系不上去,就会注意力分散,兴奋就会降低,抑制就会上升,进而昏昏欲睡。
16、什么叫睡眠?兴奋降低,抑制充满大脑时,人就进入睡眠状态。兴奋与抑制是对立统一的,白天兴奋,晚上抑制睡觉。神经细胞休息好了,白天再兴奋,完成了我们的正常心理活动,这就矛盾论的对立统一过程。哲学与生理、心理学都不能分开。
17、假若只对立不统一,兴奋占优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脑神经的疲劳,反之也会引起大脑的疲劳。我们的心理障碍会导致兴奋与抑制不能得到统一,兴奋占优势的疲劳就是焦虑,晚上睡不着觉,做恶梦,白天头胀,烦躁不安,焦虑不安,这就是兴奋性疲劳

18、再就是抑制性疲劳,抑制占优势,久而久之,大脑也会疲劳,其表现就是忧郁,有气无力,对任何事不感兴趣,整天迷迷糊糊睡,什么事也不想做,原来爱说爱笑,这时就不愿意和别人交际。过去不了解这方面知识,对自己不理解,不能及时取得医生的帮助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例如:离家出走了。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就会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得到解决。如果进入恶性循环,他就不爱讲话了,抑制占优势。医生珍断为情绪忧郁了,实质是大脑的疲劳状态。恶性循环的时间越长,越感到痛苦。今天听了以后,心理就会转变。久治不愈就会丧失信心,正因为不认识我自己,就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医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心理素质,经过调整达到兴奋与抑制的统一,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否则,恶性循环会导致不良的后果。今天把问题摆在桌面上,了解和不了解是两码事。现在我们知道,心理抑制是不平衡造成的。
19、
社交障碍。又称社交恐怖症,恐怖对象主要是社交场合及人际接触。
20、
网瘾。互联网垃圾信息的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暴力游戏、沉溺聊天 、淫秽色情,形成了三大社会公害,上瘾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心理障碍。
21、社会适应障碍。人们要生存,必然要不断地适应社会,但如果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必然会出现适应障碍。
22、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从幼年起,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渐培养而形成的,是主导个人立身处世的心理行为准则。心理素质决定成败和命运。
23、抑郁症。抑郁症应具有一种以上的主诉,如抑郁、悲伤、不幸、哭泣、运动迟缓、乏力、无助或缺失快感。
24、强迫观念。主要症状是脑子里不断出现某些想法,虽然明知那些想法是不恰当的或不必要的,但无法摆脱,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
25、恐怖症的临床表现有社交恐怖、处境恐怖和物体恐怖。
26、心身疾病。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病因发生、病情发展、诊断、预防、治疗、及转归等疾病的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类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

前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语录

1.快乐是养生的唯一秘诀。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2.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
3. 要学会做科学的苦工。其次,要谦虚。第三要有热情。记住,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4.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
5.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家对你评价多么高,你总要有勇气地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6.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7.无条件刺激是指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也叫非条件刺激。如:狗吃食物时就分泌唾液,食物就是引起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刺激。
8.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无条件反应是由刺激直接引起的,不需要学习的反应。与其对应的刺激就是无条件刺激,这一过程叫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整个过程则称为无条件反射。 例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食物是无条件刺激,唾液分泌是无条件反应,食物引起唾液分泌这个现象就叫无条件反射。 由此可得: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的区别就是原因和结果的区别。 参考资料:《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第3版
9.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它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

10.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在人身上则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反射。
11.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例如,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12.巴甫洛夫认为,消退是因为原先在皮质中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现在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的刺激,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巴甫洛夫指出,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消退发生的速度,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
13. 巴甫洛夫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研究公布以后不久,一些心理学家,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开始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虽然在美国这一极端的看法后来并不普遍,但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14.根据巴普洛夫神经发射学说,还有两个名词,你们要记一下,但是书上也有,记不记都无所谓。但是要记住这个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一定会出现的,有两个规律,一个是负诱导,一个是正诱导。负诱导是在一个强的刺激造成了一个兴奋点(见右图),这个大脑为了保护,这个神经不至于衰竭下去,周围细胞就会处于抑制,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使这个兴奋点不能超强地扩散,避免衰竭,这是一个自动对保护装置,过强兴奋灶出现以后,周围出现一个抑制,它抑制得越深,一直抑制到脑干,一直到大脑皮层下边,睡眠就很深了,比方说打呼噜啊,肌肉松弛,在弥漫性抑制进入睡眠的时候,不是说我的神经细胞全部抑制了,150亿个神经细胞全部抑制了,那可坏了,叫都叫不醒了,那不是跟死人一样了嘛(笑声)。这个神经细胞大部分抑制住这个兴奋点了,但是其它区域还有分散的兴奋点,大部分休息了,但是还有值班的。例如:孕妇生完小孩很累,外边打雷听不到,但是小孩一翻身,她就醒了喂小孩。下午我还要讲。正常的心理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对立统一,保持这个对立统一完成了人的正常心理过程。
   15.网瘾的发生机制。在形成网瘾的条件联系时必然有-定特殊因素存在。巴甫洛夫曾指出在下别两种因素下形成的条件联系特别巩固:
(1)外界刺激很强:如前面讲的"游戏世界"等给青少年无比亢奋及前所未有的刺激,使其伴有强烈情绪参与,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2)两个神经过程的心理冲突:在巴甫洛夫进行动物试验时,先给一个阳性刺激,随即在大脑皮质同一区域再给予阴性刺激,使之产生冲突现象,就可以形成病理惰性兴奋灶。还有一种情况是阳性和阴性刺激迅速交替,也可以产生冲突,而形成病理惰性兴奋灶
  以上两种因索可促使当时形成的条件联系特别巩固。当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后,网瘾者进一步发展过程的轻重是不一样的。在网瘾早期,多种矛盾摆布他们面前,如学习与上网,进取与惰性等多种心理冲突,苦闷与迷茫常会由然而生。为此,根据在网瘾早期条件反射未形成或病理惰性兴奋灶未形成时,不给予强化则会消退,但如果外界刺激超强,虽不强化,在形成条件反射的区域内,抑制过程产生了障碍,则可产生所谓"堕性病理兴奋灶",故早期干预,效果和预后是好的,这也为科学地防治网瘾的发生提供了依据,待惰性病理兴奋灶形成后再去矫正就很难了。以上两种因素可促使网络成瘾的条件联系特别巩固,这是部分主要原因。
他为什么那么多的心身疾病?
  我在1989年8月25日《南京日报》上看到对他的介绍,综合治疗阳痿效果很好,最后我一看是他的名字,哎呀!我就很高兴了。第二年《新华日报》又介绍他了。他已经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13年了。他开了一个诊所,专门治疗男性科的毛病,他又学了心理学这个武器,报纸上介绍他,他的病人相当多。后来,他的拐棍就不拄了。原来他有很多病啊,不单单这些症状马上都来了,是心理上的毛病啊,他有心脏病,带着心脏起搏器,这个时候看他的照片,起码比照片上年轻20岁,他现在有70多岁了。下边我们就听听他的录音(医生播放了他的讲话录音)。当他好了以后,他的慢性病,像心脏病、慢性气管炎都还好,情绪不好的时候,这些症状马上都来了。我为什么把他介绍一下,在这个老先生活得那么健康,按他的预期目的去生活,去工作,70多岁的人了,照旧工作。反过来说,别人离了休以后不能很好安排,心理素质不高,一直有病,最后给自己带来了不良的后果。而心理素质提高了以后,他自己把自己安排得非常恰当,所以他才能发挥他的余热,他的讲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我也知道我没有几年了,但是这几年我要做的事情多着呐。"他现在一步一步向前走,从这里看,提高心理素质确实可以提高人的寿命。     我们心理素质提高了以后,都能给自己各方面带来益处,我们都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心理,我们生理、病理和心理方面都保持一个平衡。这和他青年的时候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他知道得太晚了。于老今年72岁,他知道后就能平安地度过最后一段时光,他就和别人不一样,他就越活越年轻,他说:"我有好多事情要做,我有书要写。"他说到就做到了。对我们有好多年轻人来说,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就是缺乏意志行动,想得很伟大,做起来就没有那个勇气,就不敢付诸实践。虽然他年纪大了,老了,他早一天提高了心理素质,他就早轻松一天,他活得就比较潇洒一天。他现在很忙,他现在给人看病,上一次开男性学茶话会的时候,他现在开诊所,有人去访问过他,真是门庭若市,找他的人特别多,实际上他以往不是做男性科的,他又买了一些器械,他现在搞得挺热乎。他是为了他自己的心身健康,为了他的心理平衡,这里边就不是金钱可以估量的了从整个年龄层次来看发病因素,心身疾病包括心理疾病,一般心身疾病多半都发生在成年人以后,一般功能性毛病、非器质性毛病都发生在年轻人,时间久了功能毛病就会变成器质性毛病。比方说,我好紧张,紧张一次血压升高一次,又紧张一次血压又升高一次,虽然这是生理反应,但是时间长了,我们的生理化学变化就会发生和改变,就会成为固定的高血压,可以导致一系列的血管变化,在免疫功能降低以后,血液中的类固醇就会增高,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至关重要。
    什么事情重要?
就是终身的大事情——健康最重要!反过来,我们再来看看社会上的现象,凡是长寿老人心理素质都是很高,绝不是林黛玉,你说是不是啊!很多社会现象也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心身健康能不能保证?否则,其他什么事都别提啦。关于年龄层次我就讲到这里。
  
为什么心病还要心药医?
  要想提高心理素质,治好心理疾病,怎么办?还是按照我们老祖宗说的:"心病还要心药医。"只有心药才能最后解决问题。我今天举的例子,从心身疾病到心理障碍这种情况,那个女孩子脸一边大一边小,没有心理疾病,是出现心理障碍,她的心理障碍是属于客观在那摆着的,但是提高了心理素质,问题解决了。但是,那些是属于心病的,最后还是心病按照心药医治好的。假若不遵循,按照这个客观规律,假若他是心病,他没有认识到这个本质,只是用药,这个结局我们都看到了,我们再晚去两天就不行了。 这个去的时候也是很巧合,因为很多例子不好讲啊!   为什么心病要用心药医呢?因为以往对这个问题不是很熟悉,现在我们国家电台、电视、报纸、杂志都在宣传心理的重要性,现在由于科学的进步,因为过去是传染病威胁人类,现在都有办法克服了。现在威胁人的是心理疾病,包括哪些?刚才我说的不是心身疾病嘛,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这是循环系统的了。另外,胃炎、胃溃疡这是属于心身性疾病,都跟心理有关,现在综合性医院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假若说我们要提高心理疾病的治疗质量,不管我们是不是医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这样不但对自己有帮助,而且还可以帮助别人。
心理疏导疗法及特点
   心理疏导疗法如同小溪在畅流,把这比喻成正常人的心理活动。但是小溪上某个部位出现杂质,不及时地清理它,就会堵塞,就像出现了心理障碍,大脑会处于疲劳状态。这个堵塞可能是逐渐的过程,也可能是一块大石头一下堵住了,就像一个大的刺激,溪水不能畅流就必须疏通,我们通过心理疏导搬开这个障碍物,不管是小的,还是大的,都要进行疏导畅通。这是一个比喻,这样对疏导疗法的理解就深化了。       心理疏导疗法是1988年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综合工程
   心理疏导疗法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吸取了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精华,融合了国内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系统的心理疗法,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它能帮助病人加深自我认识;
2、它适用于各种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
3、它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能使患者永久的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疏导疗法我国当前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
心病治疗的四步骤是什么?

朋友们!集体疏导心理治疗,我们现在开始了。
   首先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问好! 集体心理疏导治疗是循序渐进的。首先向朋友们说明,我们在这个治疗期间,主要是一个信息转化的过程。例如:我所输出的信息,朋友们接收以后,必定要经过加工处理,这个过程基本上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理解。我输出的信息,朋友们能够理解,理解的越深化越好。
第二步:联系自己的实际。我们理解以后要联系自己,且能触类旁通。
第三步:心理转化过程。这个转化就是我们消化后,以往的认识,跟接受信息以后的认识,实现我们认识的转化过程。

第四步:信息反馈。我们储存以后再反馈出来,例如:我们今天所接收的信息,能回去以后写出来。假如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处理的越好,这个反馈越深化,对我们的治疗效果就越好。
   这个信息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提高的过程,以指导我们病情痊愈为主线。
   我们这次治疗班的目的,不仅仅我是为了治病,而且是为了提高心理素质,为今后如何预防,如何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以期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心理疏导系统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心理治疗是我们已有了疾病了,我们需要治疗。但是,防病更为主要,我们不少同志没有心理障碍,也在这儿听课,是不是适合?现在,我们有病及时治疗,没有病的时候怎样保持心身健康,这是很重要的关键问题。
什么叫一般心理障碍?
  关于心理疾病的类别很多,什么叫一般心理障碍?可以说它是个病,也可以说它不是个病。但是它对自己的影响已经是相当大了,影响到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工作学习,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
   心理障碍,一般青年人多半是适应不良的问题。我们人在社会上,你脱离不开社会,咱们聚在一起上课,这就是社会中的集体,假如我和一个同志面对面地接触,这就是一个社会关系。他的行为和我的语言,以及我的行为和他的语言,就可以互相影响。他能影响我的心理,我也能影响他的心理,这是互相影响的。
  一般心理障碍,特别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心理素质比较低的,这个标准是什么?这里很难下一个的结论,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我的体会是:这个心理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他对各种适应不良。比如:
1、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好的,但是遇到一点挫折,他马上情绪低落千丈。在工作上,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才华。
2、在人际关系上,总是与人格格不入。
3、在生活上,就没有一个自我满足感,我看别人生活是那么轻松,别人都羡慕我的条件,可是我怎么看不到优越的条件?这说明和代表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不高,他不能享受他自己的生活,他总感到自己活得特别累。
    我把一般心理素质低的,一般心理障碍的表现在这几方面提一下,作为同志们的参考。
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心理治疗的路线图:学习-实践-提高素质-战胜心病
一、一般程序诊断、治疗、巩固
1、诊断
   医生和病人第一次接触,应尽可能地了解病人的实际病情,要求写一份自传性病情材料,包括主要经历,家庭状况,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性  格特点,家庭病史,个人既往病史,接受过何种治疗,总之要求真实有效。以便医生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症治疗。否则,无法对症施治。
2、治疗:
⑴ 向病人讲述心理生理的一般知识,使其明白心病需要心药医的道理,相信他的病用心理疗法能够治愈,从而树立信心。
 ⑵ 阐述病人所患疾病的本质、特点、和战胜病的方法,并得到病人的认同。每一次治疗后都要求病人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为后续治疗找到有针对性或具有说服力的根据。介绍类同病例的治愈情况,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 指导和鼓励病人进行实践锻炼认识与实践同步是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原则,多次反复实践,其病必愈。
3、巩固:
  
病人回去后要不断温习医生的论述,坚持实践锻炼,以巩固疗效。遇到病情反复时不惊慌,不气馁,沉着冷静用同样的方法战胜它。要求病人改造个性,去掉缺陷,断除病根。尤其要抓住闪光点,总结出适合自身的疏导方法,作为座右铭或行动的指南。
二、个别治疗:疏导是医生帮助病人获得精神食粮的信息传递
1、客观看待病人的优缺点,随时指出他的进步,使他从中感受到尊重。
2、及时
抓住病人身上的闪光点,赞扬鼓励,使其体会到希望、自豪感,增强病人心灵的"火种"。
3、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赞许、启发、鞭策的手段,增强其心理转化动力。
4、适当掌握好疏导的"度",以病人能够接受为度,"不及"和"过度"都不可。
三、集体治疗
   通过讲座、讨论、座谈等方式,相互关心,互相启发,互相鼓励,互相矫正,互相促进,提高心理素质,共同战胜疾病。
1、心理疏导集体讲座
2、集体讨论
3、总结性座谈会
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到了青春期以后,既然孩子是从青春期向成人过度,青春期是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一个发展时期。
    从生理看象征着生长阶段。在婴幼儿期,我们的身体结构基本上都发展完整了,并不是到此为止了,到青春期是一个冲刺,就是一个高速度发展,它是受激素、内分泌、新陈代谢的影响。儿童期,他的激素、内分泌、新陈代谢不是那么活跃,进入青春期以后,激素、内分泌、性腺逐渐活跃了,发展迅速了。激素的发展和新陈代谢的增高,促进了人体整个方面的成长。第二性征就先显得比较明显了。第一性征是什么?出生以后就知道这是男孩,这是女孩。第二性征就有不同了,他是受激素、内分泌、性腺的影响而发展的。男孩小胡子长出来了,女孩乳房就显现出来了,这是明显的第二性征,这个变化就大了。生理变化促进了心理的变化,若不能同步就会出现不平衡。这是接收信息最大的时期,对社会、生理等诸方面从不知到知。青春的前后期的发展都不一样。前期老师说什么,家长说什么都能接受。但到底好不好,到了青春期就有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青春期既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人生负荷量最重的时期,学习、劳动、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家庭,这些就是很重要的关口。假若他的适应能力强,就不会有心理问题。否则,婴幼儿童年期基础没打好,就会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儿童学习是被动的,青春期就是主动的,竞争力展开了,紧张度就增加了。
   为什么很多人在学习上过不了关?他有才华,又很勤奋,有的同学来信说,我每天看书看到2点钟。但是始终上不去,原因是什么?高三年级,原来是好的,因为心理素质太差,他不能发挥他的潜能。不具备适应社会基础的能力,往往在学习上就会卡壳,我想不是智力不够,卡壳都是卡在心理素质上面。在学习关中间,到了青春期他为什么会由自觉到刻苦学习?有的学生学校关灯后,他用蜡烛看书。很多人他吃过苦,考进学校不容易,求知欲望迫切,这是心理素质比较良好的,学习是比较自觉的。我们说从高中生开始,心理障碍逐渐增多,比初中要高得多,原因是高中生比初中生竞争力尖锐的多,越是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竞争力越强,往往因为心理素质低而败北。你的才华不能很好的发挥,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笨,你不笨,不能成功而是输在心理素质上,由于心理素质低而败北的不计其数。有的人竞争力过强的时候,从高中就开始有心理障碍,你想想看,他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他能发挥他的才华吗?
    一年级中间出现这种情况的的比较多,恋爱问题已经公开,自己心理不成熟和生理的发展不完善,学校老师家长都不会同意这个时候谈恋爱。有一个学生考试受影响,他跑来找我问:"应不应该谈恋爱?"这个不能干涉,要是我就不能谈恋爱,这是早恋啊!好了几年又不好了,就会影响学习,到四年级比一年级恋爱好,志向相同,目的要成终身伴侣,一见钟情是不行的。我认为应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条件,23-24岁谈还可以。他说我怕好的被别人抢走了,这个想法是比较狭隘的。过不了学习关,出现问题多半是不能适应,大脑皮层疲劳。心理上的痛苦一直没法解决,最后出走,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出现意外都是心理障碍,了解到青春期不但是黄金时代而且有危险性,不但要能保护自己,而且能帮助别人。四年级时对今后方向明确,可以谈恋爱,真正走向社会。如果心理素质不高,虽然过了这一关,但过不了那一关。学习关过了,其他方面就过不了。
1、人际关系问题,到青春期就表现出来
    比儿童期复杂得多,进了大学和出了大学到了社会就更多。假若一个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适应能力也比较低,出了大学进入社会的青年人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往往人际关系比较难以适应,为什么一个人会无缘无故会恐惧怕别人?有的无缘无故的怀疑别人这样或者那样看他,这样那样的对待他,就是没有好的印象对他,他本人本来是忠厚老实的,但是他总感觉到与别人格格不入,当前社会出现人际关系的障碍不在少数,有不少同志不敢接触人,有的怕上级,有的怕左右的人。怕是情感反映,怕的后面有没有思想认识问题?有的同志不能把问题分析开,认识清楚,思维包括我们的认识、分析、判断、推理,我怕他,为什么怕?有没有道理,这不是思维问题吗!根据我们的统计占1/3人际关系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不能适应的问题,在青春期都表现出来了。
2、为什么她那么自卑?
    前年大二的一个女学生,她一直冲上台发言,哭起来说:"我就怕男的,恨男同学。"我问她真恨还是假恨?她说:"不是真恨,我就感觉我不如人,我没有能力与别人竞争,恨男同学不愿意接近我,而愿意接近别人,所以我就恨那个男同学,我整天低着头,谁也不敢过来和我说话。"实际她自己不示弱,她的条件也不差,为什么她那么自卑?因为她没有勇气和别人交往,因此出现心理障碍。现在她好了,又去上学了。她多年的痛苦都是心理障碍造成的。
3、有社交障碍的人都是忠厚老实的人,道德观念非常强的人
    我讲了一些写真实的事例。为什么怕人?因为自小受到教育非常严谨,伦理道德非常强,好过了头。到青春期,对异性的向往,由于自身心理素质低,把自己封闭得很紧,因此约束自己不敢看人,越是不敢看人,越紧张越会出现欲望,男青年好像自己不道德,往异性的敏感部位看,自责不道德,怕别人发现他的秘密是一个不正经的人,一紧张到另外一个世界,例如一紧张小李就想到叫汽车给撞了,根本就不存在的事都出来了。
精液是一个排泄物
   在我们的材料中间许多是手淫的问题,因为没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导致了我们心理障碍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一方面缺乏科学知识,另一方面社会上以往不科学的宣传,这是有历史性的,这几年已经扭转了以往落后的认识。
    上个世纪40年代以前都是认为手淫是有危害的,我们古代也认为手淫是有危害的,特别男孩子认为精液是身体上的精华,精液是血液变的,一滴精液十滴血,找了很多材料没有查到,但是这种说法很多。古代认为血液是宝贵的,流血多了人就会死了。现在我们认识到血液没有那么宝贵,我们现在献血,一次200-400 CC,对人一点影响都没有。在科学不发达的时候,这种解释完全是可能的,都是凭空想的,因此这都是不科学的。
    血液和精液是两码事,精液是一个排泄物,血液是携带氧气供细胞生存吐故纳新的,所以我们说这是两码事。不科学的宣传在社会上流传的结果不知伤害了多少无知的人们。不少人认为,我的身体不好是因遗精太早手淫,所以身体坏了,有神经衰弱,就是因为手淫。上个世纪40年代以前,就有书上宣传手淫会导致神经衰弱,是与手淫有关系的。我们是90年代,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以前这个不正确的认识不知害死多少人。我曾经有一个病员要自杀,是一个独生儿子,他自己因为手淫以后,他看到《大众文学》上有一篇关于手淫的文章,说手淫可以生百病,最后可以断子绝孙,就这么厉害,什么病都可以生,都和手淫有关系,最后不能生育,那不就是断子绝孙了嘛。
   我不晓得写文章的到底是什么人,后来了解到是一个医学院的女医生写的,她可能到图书馆翻了几百年前的书,都抄上去了。
    南京的鲁龙光他们也不知道是谁,最后找《大众文学》编辑部也不清楚,后来寄来了很多条子,要求回复,说青年人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说明这个不好的文章越使人着迷,就是看到这篇文章,社会学家费孝通转给《大众文学》,《大众文学》又转给我了。
    但是,还有个别同志提出手淫到底有害没害?他就说了,手淫无害为什么会导致神经衰弱?手淫本身不可能导致神经衰弱,不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导致神经衰弱是因为对手淫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引起不安、犹豫的情况下而导致了负性的情绪。所以,手淫不可能直接导致心理疾病,凡是手淫引起心理障碍的,都是因为事前紧张,又是冲动,克服不了,当手淫以后又后悔、自责、犹豫,当手淫前又恐惧不安,这种矛盾的心理而引起的,而不是手淫直接引起的。昨天没有交代清楚,个别同志提出来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问题,今天把这个问题再补充一下,我们的信息在丢失的情况下,再补上去。我们已经说明了手淫对成年人並无害,主要是当手淫时的心理素质不高,对这个手淫没有科学认识的情况下,手淫前引起的不安,手淫后引起的自责,而时间过长以后导致的。现在同志们应明确了。
患者怎样认识自己?
   自己认识自己 要求被疏导者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整个的治疗目标是自己认识自我,把心病形成的原因找出来和认识其规律。认识自己的心理实质,发现自己心理疾病形成的基本规律,产生的原因、发展、症状演变的基本规律,消除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疗的神秘性。因为我们现在对心理疾病不理解,对心理治疗也不理解,就会产生神秘感了,我们听到心理治疗的时候,许多人就半信半疑,有时几乎不会相信,为什么?就是对讲讲话就能治好病就会奇怪了,这就会有神秘感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这里边不能有半点虚伪。
  首先我们把心理疾病的整个规律摸清楚了,消除对心理疾病治疗的神秘性,不断促进我们的个性改造,保证身心健康。在个性改造中,不断提高我们心理素质的情况下,就能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这样为个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能认识到自己个性不足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因为一个人要是还不知道自己在说错话,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反省自己就是跳到局外,站在他人的立场、角度、来观察自己,评判自己。
   你经常反省自己吗?人照镜子,可以正衣冠;与他人比较,可以找到差距;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到兴旺和衰亡。
   医生要求患者深查自己的个性缺欠,反观自省。能看到他人的长处,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取人家之长补自己的短处,成就自己的好性格。知错必改好同志,心理素质自然就提高了。实际上,治病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方法,只有这一个才是万全之策。好心态是在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得到的,人有自知之明,就是进步嘛!好性格就是能见善思齐,学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正常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还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好的心态、好性格,能不康复、快乐、健康吗?
常年紧张会形成理性惰性兴奋灶
    大脑在长期疲劳的基础上,一个超强刺激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的个性演变过来的。
   人如果常年的紧张,就会在经典条件反射和负诱导的规律作用之下,在患者的大脑皮层上形成了一种惰性兴奋灶,这个惰性兴奋灶出现了以后,心理医生怎么说也打不进去,因为这个包围圈给包围住了,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这个症状老是想、老是想?自己明明知道不应该想,不应该做,我们不这样做就难受,为什么还这样做,不是吗!?就是好不了!自己知道不知道,就是它的原因,就是这个病理兴奋灶在
作怪,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有体会。打不进去,任何人劝说,劝不进去。但是,当你心情突然愉快的时候,这个愉快可不是看到我笑一笑,这就愉快了,而是发自内心真正的愉快,轻松的时候一下子没有了,什么症状也没有了,什么病也没有了,有这种感觉,你们大家都有体会吧!久病成名医了,是不是?当心情真正愉快的时候,好像什么病也没有了。 
    为什么跑不掉,它老是在重复?可是,一旦你情绪低落的时候,这个兴奋灶就扩散了,它可以冲破这个包围圈,扩散到满脑子都是这个病理兴奋灶,假若我怕一个玩意儿,这个也,那个也,都起来了。现在,我讲的理解了吧!
   有时候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它也扩散。例如:感冒了,发烧了,这都是负性的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时候,出现扩散。我想大家很多同志都有这种体会。因为这个强迫和恐怖得的就不是一天半天,由于这个惰性病理兴奋灶暂时的存在,很多恐怖的同志就在逃避,他明明知道这个杯子不可怕(医生拿起了讲桌上的水杯),别人都敢拿,可是他就不敢拿。你叫他拿,他说我知道唉,没有什么问题。你叫他去拿拿看,他就不拿!因为什么?因为他这个惰性兴奋灶还正兴奋之中。因此,他逃避。假若说我们不真正逃避现实,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拿这个杯子,你可能在第二阶段就会成为佼佼者,病就好了!
你如果对自己都不相信,谁还敢相信你呢?
    自信心在心理疏导治疗中间是很重要的,一个病人取得疗效的大小决不会超过他自信心的大小,病人自信心深度越深,广度越广,直接影响治疗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取得胜利的情况。假若我们能树立起一个自信心,树立了自信心就会具有压倒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培养树立自信心,对每个人来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气魄化为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去,我把这个要点给同志们提个醒!
   建立信心不容易,巩固起来更难。当我们培养起自信心以后,能把它融化到你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去,你就会取得优化。而且要不断地强化它和巩固它。不能说今天建立起自信心,第二天就下来了。古语讲:"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需要通过实践检验,通过实践能把符合实际和不符合实际区分开来,使自己的认识逐步走向正确,我们才能得到巩固。所以,脱离了社会实践自信心是建立不起来的。因此,我们要讲原则性,要有主见。  
    特别是要巩固自信心,应注意的是什么呢?对那些个性缺陷比较大的,特别是固执,不科学的痕迹一直束缚了自己的大脑,满脑子都是"怕"字,他不能遵循客观规律,什么叫客观规律?我们这几天讲的东西都是思维领域的客观规律,通过我们病员在临床实践中得出来的结论,这就是客观规律。随时随地无限制的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无限度的忧虑,他的视野不是很宽阔,医生打了两种手势,一种手势是捂住眼睛,两只手指尖靠在一起视野聚焦到一点;另一种手势是两只手掌向外展开成八字形,向两侧伸展视野开阔。前者代表视野和心胸狭隘的患者,哪些人不容易树立自信心呢?个性缺陷比较严重,表现固执、不科学的痕迹束缚着头脑,满脑子都是"病"字、"怕"字,不尊重客观规律,随时随地无限制、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无限度的忧虑,视野和心胸狭小的患者。
你看你是什么症?
   你不戴帽子(病名)心理负担不是会好一些嘛!假若非要戴帽子,给你增加负担,这样又何必呢?我们的目的是达到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平衡就行了。
    医生拿起历年的病例后说:"你看!一个医生一个诊断,你到底戴那个帽子合适呀?"我这样说可能会遭到很多医生的反对,那你这个医院还科学不科学啦?这些诊断都是医生根据规定,看三次病不下诊断就是一个不完整的病历,这是卫生局规定的,必须下个诊断,给戴个帽子
   不管你到病不到病,都要给你戴个帽子。因此,你不要把这个帽子看得太重
    有些同志现在强调我是什么什么症,有人昨天问我:"你看我是什么症?" 我问他:"你看你是什么症?"还有人问我:"你看我有病没有病?"我说:"你看你有病没病?"
    因为什么呢?不是已经告诉你要自己认识自己吗?学了这么长时间,自己给自己下个结论是最准确的
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病
     我们现在是不是身体上的毛病?第二个就是我们精神上的毛病。一个人过分的紧张以后,导致了精神上的错乱,他往往就会出现很多感觉、知觉以及思维上明显的障碍。你比方说,有些同志有明显的幻觉,还有些同志在思维方面有些不应该想的想法,很明显、很生动的感觉到有这个事情,或者是有人跟踪啊,或者有什么情况啊,这是幻觉,虽然我们个别同志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当时,一时有这种情况,现在都好了。但是好了以后,我们了解这是一个病症。当时,凡是有精神病啊,错乱的,有精神障碍的这些同志,我们了解到,当时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病。我们有些同志虽然以往住过院,现在好了,病好了以后,就是好了。现在就不是有精神病的人了,而是你现在跟大家一样,现在是一个正常人,而是你现在需要在这里提高,提高什么呢?
   提高和总结我们以往得病的这个经验教训。因为这个病对我们以往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是不是啊!这个痛苦就痛苦在别人不能理解,现在我们病好了,自己认识到这个情况,但是我们应该更科学的来认识它,只有我们更科学的来认识它,才能保障我们今后的健康。
   现在,我把问题谈出来了,你既然有了脑袋,不是吗!假若它不能病那就怪了。因此,既然有个脑袋,就可能会生病,所以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我们生了病倒不怕,怕的是我们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糊里糊涂得了病,然后再糊里糊涂再发病,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事情。因此有了病,有了什么病,有了高级病,只有人的得毛病,我认为没有什么可以自卑的。我作为-个心理医生,作为一个精神科的医生,那我一辈子就是这样看,不是嘛!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因为我是从科学上去认识这个病,那些无知的人的认识,那是他的认识,那是没有一点科学去认识的,那肯定是不正确的。那是不正确的,我们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可是现在社会上偏偏广大群众和领导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这个精神上的毛病啊,我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情况,这个精神病是唯独人才得的一个毛病,你说再高级的动物得精神病吗?没有!只有人!
    所以,这是一个高级的毛病。可是自己的了这个病反而要自卑了,受别人这样那样的看法了,我认为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无知。    
  假若有了科学方面的认识以后,就不会有这样那样不正确的认识,也就不会有神秘感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复发病的因素,也可以减少精神病的发病率,正因为这个知识不普遍或没有普及,因此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跟同志们严肃的提出来,我们只有自己救自己!
   如何自己救自己、武装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什么困难,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去改变社会,这个困难是比较大的,因为什么呢?首先,我一个人去改造社会是一个大困难,你一个人去改造社会观念,你一定要花出代价,代价是什么?首先,我要武装自己,我们不能武装自己就不能改变社会现状。我们首先武装好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病,武装自己就能保障我们的心身健康,才能进一步改造社会,改造对我们不利的社会环境。有的同志讲:"我进这个精神病院的门,确实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我认为这个不应回避,我作为心理科和精神科的医生来说,我感到自豪。不但我们的病后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委屈,连我们医生也同样受到社会不公平的待遇。这几年好一些了,我想头几年到五楼去会诊的时候,他们开玩笑地说:"听说你们神经科的医生都是神经兮兮的啊。"(大笑)我说:"你们看我们那一个神经兮兮的了。"(大笑)这说明他们不但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他们把这个整个领域的工作给歪曲了,可是现在不是这样了。人的觉悟都是不断在提高,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知识,我们应该很好地认识这一点,这都是无知的表现。
    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武装好自己,保持心身健康。得过病怎么样,和其他人一样,感冒肺炎都可能得过,人都是一样的,好了就是好了,但是就看看你能不能接受这个教训,我们接受了这个教训,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我们能克服一切困难障碍,这样就能保证今后的心身健康!
为什么一个人会无缘无故会恐惧怕别人?

  资历相等,但综合能力不一定相等,心理素质也不完全相等。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心理障碍为什么这么多,一年级的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突变,生活和学习变化都很大。进入大学后,按成年人的要求比较多,第一要离开你的家庭这个保护伞,青春期的学生第一次离开保护伞的时候,恐怕不适应,特别是平常忍耐性比较差的,独立性比较差的学生,可能更不适应。
   另外,由于有特殊的个性,例如:虚荣心、嫉妒心都很强,他一直在赞扬声中成长,群英荟萃到一起的时候,他就满足不了,显不了他了。多少全校第一的学生有的是,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会引起担忧,尤其处于青春期,他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深化,对青春期的认识也不够深化。因此,他以自己的认识来适应新的环境是肯定不行的。一年级中间出现这种情况的的比较多,恋爱问题已经公开,自己心理不成熟和生理的发展不完善,学校老师家长都不会同意这个时候谈恋爱。
   有一个学生考试受影响,他跑来找我问:"应不应该谈恋爱?"这个不能干涉,要是我就不能谈恋爱,这是早恋啊!好了几年又不好了,就会影响学习,到四年级比一年级恋爱好,志向相同,目的要成终身伴侣,一见钟情是不行的
    

  我认为应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条件,23-24岁谈还可以。他说我怕好的被别人抢走了,这个想法是比较狭隘的。过不了学习关,出现问题多半是不能适应,大脑皮层疲劳。心理上的痛苦一直没法解决,最后出走,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
   出现意外都是心理障碍,了解到青春期不但是黄金时代而且有危险性,不但要能保护自己,而且能帮助别人,不管老少都能为社会带来效益。四年级时对今后方向明确,可以谈恋爱,真正走向社会。如果心理素质不高,虽然过了这一关,但过不了那一关。学习关过了,其他方面就过不了。
   人际关系问题,到青春期就表现出来。比儿童期复杂得多,进了大学和出了大学到了社会就更多。假若一个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适应能力也比较低,出了大学进入社会的青年人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往往人际关系比较难以适应,为什么一个人会无缘无故会恐惧怕别人?有的无缘无故的怀疑别人这样或者那样看他,这样那样的对待他,就是没有好的印象对他,他本人本来是忠厚老实的,但是他总感觉到与别人格格不入,当前社会出现人际关系的障碍不在少数,有不少同志不敢接触人,有的怕上级,有的怕左右的人。怕是情感反映,怕的后面有没有思想认识问题?有的同志不能把问题分析开,认识清楚,思维包括我们的认识、分析、判断、推理,我怕他,为什么怕?有没有道理,这不是思维问题吗!
    根据我们的统计占1/3,人际关系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不能适应的问题,在青春期都表现出来了     
身体健康才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给予指导,这个指导不单单是医生,作为父母、教师都有责任给予科学的指导。有人去问性知识,女医生就说:"出去!"(笑声)
   虽然到成年期生理和心理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到了更年期以后,又箭头往下来了,这代表身体走下坡路了,就是衰退期。而在箭头向上的生长期,青春期不能保持情绪的稳定,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躯体的变化影响着心理的活动,如果心理素质差,再反过来影响生理的活动,这是辩证的关系。
   另外,在青春期的年龄时候,情绪很不容易平稳,原因是生理上的变化的双重影响。假如一个人没有打好基础,在青春期就表现出来了,情绪容易激动,有许多事会考虑不周到,热情很高,这是青年人的特点,在这个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科学引导,也会导致犯罪,这就是危险的因素之一,在青春期犯罪要比成人期高得多。很多病都发生在青春期,心理疾病青春期占首位。
    拿强迫症、恐怖症来说,平均发病年龄在18岁,精神病躁狂症发病年龄在16-25岁,这是从我们医院大量统计资料得出的结论。
     如果心理素质不高,学习工作负荷量稍微一大,就会出现超负荷的情况。人到了成年以后会相对得到稳定。假若一个人从小一直到青春期不那么好,虽然到了壮年、成年相对的比较稳定,可是更年期的变化就比较明显,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与青春期正好相反,激素的分泌都是走下坡路,更容易引起这样那样的心理情况,心理素质不高的人,心身疾病都出来了,临床上以躯体的疾病表现出来了,但都是以心理起主导作用。
   这个心理素质不是到了更年期突然低了,它都是有基础的,是发展过来的,青春期和成年期心理一直不平衡,到了更年期时各种心身疾病都会出来了。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各个系统的的生理疾病都会反映出来。长期的心理不平衡,而且与青春期相比较,更年期的免疫功能也降低了,假若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再低,波波动动整天顾虑重重的,波波动动,他的心身健康就不能保证,到了更年期又是一个比较危险阶段
   假若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他就能安全地度过这个更年期,一个人更早地提高心理素质是一生的大事情,身体健康才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咱们这个疏导班,虽然是几天,却是系统地了解我们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的相关知识。
   
心理治疗信息的科学管理

  信息管理是指在心理治疗的全过程中,对病人的信息输出应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不可能千篇一律。而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症下药和达到优化的预期目标。因此,应注意对输出信息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即治前管理、治中管理和治后管理。
1、治前管理——心病的出现与病人的身世和个性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根据病人实际病情表现和提供的"病情介绍" ,识别、掌握其真实病情,也可根据"量表统计分析法",据此制订"心理疏导治疗方案"
2、治中管理——就是在信息输出的全过程中,要求病人按照知、悟、慧、脱的程序循序渐进,从病理逐步达到生理的转变。
  ⑴ 首先是"知"。激发病人期望治愈的强烈愿望,因势利导建立迫切治愈的信心非常重要。把要求学变为我要学,病人主动做好适当的学习记录,逐步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是"知"的过程。
  ⑵ 其次是"悟"。患者应学会"举一反三",有悟性(病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要从自身的心理障碍实际情况出发,自我分析障碍的实质和所处的环节,实践"三不"和"三自一转移"的疗法,逐步恢复和提高认知能力。病人应根据治疗进度同步提交"信息反馈材料"。医生根据患者接受信息的程度,及时做出答疑或指导。这里,心理医生不但要注意病人反馈信息的真实性,而且应注意反馈信息准确性,唯有这样才能使患者逐步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达到理顺其健康思路的过程。
⑶ 再次是"慧"。慧是建立在悟的基础之上的,要想从病态转变到心理平衡状态,尤其应注意找到其“主线”和实践检验的可行性方案,真正能摆脱掉"怕"字的奴役和束缚,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能需要做 N 次的努力或思维斗争才能实现,这是信息控制的重点。也是从病理到生理的转变过程的重中之重。在这种N次的与病态思维做坚决的斗争中,你一定会取得战胜它的经验和能力,并获得信心和策略、方法。达到自己就自己!

    ⑷ 最后是"脱"。脱就是解脱,要想摆脱病态思维的纠缠与束缚,就必须不断提高自我驾驭病态思维与习惯的能力,做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病态思维出发,按照亿万人们约定成俗,该怎的就怎么做,不多想,随时随地坚持心理健康的原则不动摇,独立自主,不盲从,有办法应对犯病时遇到的社会情况。解放思想,向前看,向优化的大目标不断前进!不断提高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能力。尤其要在个性改造上下真功夫!病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治后管理——疏导治疗结束以后,病人应学会用所学到的心理疏导疗法知识随时随地给自己做心理疏导,对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够依靠自己进行拨乱反正,分清是非真假有无。对于再出现患病时的类似状况自己有办法化解而避免再次犯病。且能抓住"闪光点",形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即使病人已经病愈,也应保持与心理医生的联系,心理素质的提高是无止境的。
   幻觉与妄想消亡之时就是病好之日,提高心理素质靠谁?心理医生的作用是次要的,他只是给你引引路,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还说:"心诚则灵。"所以,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大脑思维瞬息万变,靠谁也靠不住,还得靠自己,自己救自己才是一条通往心身康复的金光大道!
心理疏导原则与强迫症的治疗原则大致相同(具体程序与内容见集体治疗示范):
1. 要求认识自己。
2. 提高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
3. 讲明此病形成的机理,治疗方法、步骤、目的、意义,使其了解治疗过程,建立治疗信息,主动配合治疗,达到预期的目的。
4. 针对每个病友的疑点,答疑解难,仔细考虑每个病友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入情入理,生动形象的疏导,唤起他们产生热切的"期待心理效应",避免实践中出现"逃避反应"。
总之,通过心理疏导使病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认识,按预期的目标行动,改进和消除他们的病态行为(不但是外显活动症状,同时改变认知过程及不良个性)。
   这种实践是检验自己怕的东西到底是"虚、假、空"的还是"真、实、有"的,让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遇到"怕"字时我们怎么对待?
    可以按照下面克服"怕"字的"三步曲"进行实践:
第一步,分清是非真假
   
即,认识清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是的,坚决去做;非的、假的,坚决地丢。丢了自己会感到难受,但只要辨别清楚了,难受也要去做,真正按照"习以治惊"的决策做。
     有时,个别病友在高度紧张,恐惧的情况下,脑子会一片空白,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搞不清楚。对于分不清楚的,你就"随大流",如果大家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想、怎么做。想不清楚的,就不要去想,应该像大家一样,坚决地丢或坚决地做,该丢的丢,该做的做,使自己尽快从恐惧中摆脱出来。否则,越想越紧张,越想越想不清楚,最后,必然被"怕"字所吓倒,被纸老虎牵着走。
     如果真正能按照两个"坚决"去做,并坚持下去,不但能够克服"怕"字,而且在克服"怕"的同时也改造了犹豫不决等不良个性,逐渐树立起果断、随便、轻松等良好个性。
第二步,少想多做
    即,少想病态的东西,多做"正常的"事情。除了病态的事情,都是正常的,如工作、学习、娱乐等等。只要是正常的,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等病态思维出现,就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紧凑,做到事先转移,不给病态思维留下时间和空间,通过转移把病态思维消灭在萌芽之中。
     临床上,很多病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空闲下来或情绪不好时,病态思维出现较多;而工作较忙时或情绪好时,病态思维出现较少甚至完全消失。但这种情况只有不逃避的患者才能做到,逃避者往往会退缩不前。
    第三步,想到就做
    当出现病态思维时,立刻警告自己"这是病态思维",然后转移思路或中断病态想象,或者淡化病态的恐惧情绪,不要使自己无限制地想下去,而是果断地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像大多数人一样做事情,当想到正常的事情时,就立即去做,不要有过多的想象或假设——过多的想象只能使自己退缩、逃避。通过"多做",逐步减少病态思维对自己的干扰。例如,不少患者"怕"出现病态思维,而实际上越"怕"越出现。这时,不要硬顶,或者想马上就中断,或者要求自己不能受到任何干扰,更不要紧张,而是不要理会它的存在,带着症状继续做"正常的"事情。这时,它可能对你所从事的事情的干扰会很大,但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这些干扰就会越来越少。
     这些措施和方法在后面的强迫思维治疗中还会提到,大家需要不断实践、领悟,总结,才能有所收获。


®
七星心理
版权所有
©

网址:hppt://www.dlqxw.com 手机:13704090712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七星街117号(24路公汽寺儿沟终点站)
`